通过几个病例,扎实掌握岛叶癫痫的特点

作者:ddding 2017-03-06 A﹣A﹢

病例1

26岁男性,夜间惊醒病史2年,伴有喉部压迫感、气短和强烈的恐惧感。该症状发作1年后,患者出现了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。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,脑部MRI扫描显示右后鳃盖和岛叶可见多小脑回区域(图1)。在使用拉莫三嗪治疗后,患者未再出现痫性发作。


图1  脑部MRI冠状位T2WI显示右后鳃盖和岛叶的多小脑回


病例2

65岁男性,发作性短暂意识丧失6个月,发作前患者曾有呼吸急促的感觉。据目击者描述,患者的脸被拉到左侧,随即出现全身抽搐,经过一段嗜睡后逐渐恢复。患者在首次发作前8个月曾有过右侧大脑中动脉梗死病史。


体格检查中,患者有轻微的左侧偏瘫,面部受累,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。脑电图显示双侧颞部间歇性慢波,与基础脑血管疾病表现一致。脑部MRI显示患者右侧额叶的陈旧性梗死,并延伸至岛叶区域(图2)。患者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,在第8个月的随访时表示无意识丧失发作。


图2  A:轴位FLAIR像,B:冠状位T2像。脑部MRI显示右侧额叶的陈旧性脑梗死,延伸至岛叶区域


病例3

54岁女性,既往胶质瘤病史,曾行手术切除。右侧肢体麻木反复发作,发作时间短暂,持续时长小于30秒,此外每日还有情绪低落、刻板运动发作。除此之外,患者没有抽搐或意识丧失等表现。患者的朋友和同事注意到其性格出现了变化,其难以维持注意力,并且有冲动行为的增加。


患者的MRI显示左侧岛叶背后侧的残存肿瘤(图3)。本例患者对抗癫痫药反应不佳,每天仍有短暂的偏身感觉症状发作。


图3  脑部MRI扫描FLAIR像显示,此前切除的低度胶质瘤在岛叶仍有残留


讨论


岛叶解剖及功能

岛叶(Insula)于1809年被Johann Christian Reil首次描述,因而也称“赖耳岛”(Island of Reil)。岛叶被包埋在外侧裂中,与额叶、顶叶、颞叶皮层相连,并被中央沟分为前岛叶和后岛叶两部分。其中,前岛叶包括3至4个短脑回,后岛叶包括1个长脑回(图4),主要由大脑中动脉供血。


图4  岛叶解剖位置示意图


岛叶与边缘系统区域,包括杏仁体、内嗅皮层、扣带回、海马,以及基底神经节、丘脑、颞叶、额叶和顶叶均有广泛的联系。这些联系可能或许解释,为什么岛叶仅占脑皮质总表面积的2%以下,却涉及了包括疼痛、语言和情绪等多种功能。一项荟萃分析显示,功能性成像确定了人类岛叶的4个不同的功能区域,部分区域可能有一些重叠:


 社会情绪任务激活前腹侧岛叶

 感觉运动任务激活中后侧岛叶

 嗅觉刺激激活中央岛叶

 认知任务激活前背侧岛叶


相应症状的探索

电生理研究显示,刺激岛叶的特定区域可以产生相应的症状,包括疼痛、内脏感觉症状、躯体运动症状和内脏器官症状,并且影响言语处理。Isnard等人结合了临床特征、立体脑电图和直接证据,识别了一系列提示单纯性癫痫发作的症状。至关重要的是,这一系列症状开始于喉部、胸部压迫感或呼吸困难的感觉,并且与口腔内或其他大区域不愉快的感觉症状(过电感或温热感)相关。在一些情况下,最终患者会出现构音障碍和局灶性运动症状,在整个过程中,患者的意识有所保留。


进一步刺激岛叶的亚区域,一些症状得到了进一步的定位。作者探索了大部分的岛叶区域,对岛叶后四分之三的区域进行刺激,可以导致躯体症状,大部分发生于对侧。这些症状可以是疼痛或非疼痛症状,或者表现为一种温热感。其他研究则证实,刺激背后侧岛叶会导致疼痛的感觉症状,刺激前四分之三区域则引起内脏感觉症状,包括喉部收缩的感觉和呼吸不适。刺激下后部岛叶可导致听觉反应,如口哨声。其他的反应,如构音障碍,似乎是通过更分散的刺激分布而诱发的。


Stephani等人的研究则发现,刺激前岛叶不会引起任何症状。此外,Mazzola等人发现刺激后岛叶可产生前庭症状。中枢自主神经网络(包括岛叶皮层)的参与可能与发作性心搏停止的机制相关。刺激大鼠后喙侧岛叶可引起心动过速,刺激后尾侧岛叶则导致心动过缓。


癫痫发作的定位

与颅内电刺激研究相反,以发作描述为线索对岛叶癫痫进行定位在临床上是一项挑战,特别是当MRI扫描结果正常时。区域之间复杂的联系和快速传播,意味着癫痫发作也不总是与发作区域相对应。


起源于岛叶的癫痫可能通过神经联系而呈现出类似颞叶癫痫的表现,癫痫发作活动也可以从周围的颞叶或额叶区域扩散到岛叶皮层,引起具有误导性的发作先兆。此外,颞叶内侧的癫痫发作可以传播到同侧或对侧的岛叶。由于岛叶位置较深,因此头皮的脑电图很难检测到变化,这进一步增加了癫痫发作的不确定性。因此,岛叶癫痫发作可能会被误诊为额叶、颞叶或顶叶的癫痫发作,这使得癫痫手术也存在难度。


尽管在临床上有这些陷阱,在对患者的发作情况进行解释时,对岛叶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进行充分了解是很重要的。特别是,如果患者在发作时有喉咙收缩感,那么临床医生应当想到癫痫起源于岛叶皮层而非颞叶内侧的可能性,发作时的感觉症状同样提示癫痫可能起源于后部岛叶。


此外,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鉴别诊断中考虑岛叶癫痫也是很重要的。症状的刻板性质是正确诊断的线索,而患者缺乏打鼾、肥胖,以及没有显著的白天嗜睡,也是排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重点。


虽然经治医生尚未完全证实上述3个病例确实是岛叶癫痫,但影像学检查的确有明确的岛叶受累证据。此外,患者癫痫发作的症状有效地说明了岛叶癫痫发作的公认模式。图5对岛叶癫痫的典型症状进行了介绍:


(A)累及前岛叶的癫痫发作可以是无症状发病,但倾向于快速传播到运动区域,引起运动性症状或运动过度的症状。

(B)累及后岛叶的癫痫发作可能导致体感反应,通常是对侧的痉挛发作,也可能导致前庭感觉和听觉反应,以及心律失常发作。刺激背侧可以导致疼痛,刺激腹侧可以导致温热感。

(C)对岛叶的中央三分之二区域进行广泛刺激,可以导致喉部收缩和呼吸不适的感觉。


图5  基于皮层电刺激的结果得出的岛叶癫痫发作症状学图解


要点总结


 起源于岛叶的癫痫发作通常以喉部收缩感、呼吸困难或不愉快的体感症状开始。

 累及前岛叶的癫痫可能会无症状起病,但往往快速传播到运动区,引起运动症状或运动过度症状。

 累及后岛叶的癫痫发作主要引起躯体感觉症状,通常是发作的对侧。

 岛叶癫痫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鉴别是很重要的。


医脉通编译自:Wynfordthomas R, Powell R. Navigating the Island of Reil: how to understand the insular cortex[J]. Pract Neurol 2016;0:1–5. doi:10.1136/practneurol-2016-001493. 

分享至

我有话说

0条评论

相关病例

在线咨询

电话咨询:

13021283499

客服在线时间

上午:09:30-12:00

上午:14:00-17:30